刚刚过了98岁(虚岁)大寿的李嘉诚,又开启大甩卖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开始甩卖大湾区房产,共计400套产品,总价最低40万元。
这不是李嘉诚近年来第一次大手笔抛售资产套现了,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巴港口事件悬而未决,现在又开始大规模抛售房产,风口浪尖之上,李嘉诚到底嗅到了什么?
1、低价拿地,长线开发,老盘新卖,一本万利
公开资料显示,这次李嘉诚抛售的地产,分别来源于惠州泷珀花园、中山泷珀花园、广州逸翠庄园及东莞海逸豪庭四个项目。
四个项目中,惠州泷珀花园推售规模最大,达到了300套,总价最低的一房仅约40万元;而东莞的海逸豪庭则主要定位高端客群,以别墅为主,总价介于700万~800万元。
展开剩余71%相比房价高峰期,这四个项目的房价目前均出现明显下降,比如惠州泷珀花园之前是一万多元一平米,如今仅需要8632元/平米,而东莞海逸豪庭的降价幅度更大,从最高的4.4万~6.8万元/平米,回落至今年6月的1.8万~3.6万元/平米。
尽管价格出现了明显下降,但对于李氏家族而言,依旧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个中原因,并不难理解。这四个项目都延续李氏家族“低价拿地、长线开发、老盘新卖”的策略,如东莞的海逸豪庭项目,早在1999年便已经拿下,哪怕如今降价出售,也有可观的利润空间。难怪有港媒评论:李嘉诚想跑了。
实际上,这种 “捂盘囤地”操作贯穿李嘉诚内地开发的始终。最经典的当属北京誉天下项目,从1993年拿地开始,李嘉诚的开发历时25年,单项目利润超200亿,相当于同期内地房企开发10个项目的收益。
在北京御翠园项目中,李嘉诚故技重施。2001年,他以1750元一平米拿下地皮,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3年才宣告售罄,此时该地块房屋售价飙涨至9万元一平米,捂盘22年,单价涨幅超过50倍。
2、逐利李嘉诚,手上还有哪些王牌?
梳理近年来的公开报道,“抛售”已成为李嘉诚商业布局的主线。从2013年开始,李氏家族十年时间抛售了2500亿资产。查阅年报发现,截至2024年末,其旗下集团在国内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仅剩11个,主要分布于长沙、重庆、大连、东莞、武汉、上海等地。
房产之外,李氏家族还重金投入了健康行业。2017年,李嘉诚就向美国ChromaDex公司注资2500万美元(约1.8亿元人民币),推动抗衰补剂研发。
香港的富豪们虽然风花雪月,但向来注重身体,因此这类科技制品能在香港兴起,并不让人奇怪。
李氏家族中,李嘉诚90多岁高龄依旧与小33岁女友出门散步,打高尔夫;次子李泽楷年近60,依旧生龙活虎,先后与前女友梁洛施、现女友郭嘉文诞下5个孩子……或许也有这类科技制品的加持。
可能也是看到了健康市场的巨大潜力,李氏家族在房产上卖卖卖,却并未出售任何有关健康相关的产业。今年初,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还宣布,注资以色列Pluristem公司,推动间充质干细胞技术研发。
3、李嘉诚抛售背后,刺痛了谁的心?
作为商人,李嘉诚的成功毋庸置疑,他把“利益最大化”深深的写进了基因当中。但作为一个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的企业家,他也饱受争议。
为压缩成本、放大利润而推行的“公摊面积”模式,至今仍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套在无数购房者身上。他通过低价圈地、奉行“长期捂盘开发”的策略持续收割超额利润,这让无数为一套房背负三十年房贷的国人,更添一份沉重与不公的喟叹。
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李嘉诚从来偏向于前者。
发布于:广东省融丰配资,券商配资,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