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选帅的消息一出,足球圈炸了锅。 不是因为人选有多震撼,而是那份寒酸的预算表,整个教练团队,年薪最高120万欧元,还说是“不能松动的底线”。 去年六月《足球之夜》里这段原话,到现在还听着心酸。
这点钱,别说请名帅,就连找个欧洲二流教练都难。 节目里说得直白:“理想中年富力强的西欧、中欧教练,根本不会被打动”。 世界级教练的开价,更是想都别想。
穆里尼奥的名字第一时间被球迷提起。 但他去年在罗马拿的是750万欧年薪,而且还是因为喜欢罗马城主动降了价。 沙特那边曾给他开过天价,数字夸张到媒体都不太好意思写全。
波斯特科格鲁在热刺一年挣500万欧。 努诺·桑托带诺丁汉森林这种保级队,一年也有250万欧。 国足的全部预算,只够请三分之一個英超中下游主帅。
日韩国家队的教练薪资让国足更尴尬。 日本主帅森保一2022年带队打世界杯时,年薪折合165万欧元。 韩国队当年请葡萄牙人本托,直接开出200万美元。
就连伊朗队找本土教练加兰伊,也付了150万美元。 叙利亚在2018年给德国教练斯坦格的年薪都达到了100万美元。 国足这120万欧的预算,在亚洲范围内都显得底气不足。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里皮时代的天价薪资现在听起来像神话。 2300万欧元年薪,让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国家队教练。 就连后来接任的卡纳瓦罗,也拿着1200万欧的惊人高薪。
2019年执教国足的扬·安德森,名气远不如前两位,但年薪仍然达到400万欧元。 现在的预算只有当年的二十分之一。
这些数字背后是现实的残酷选择。 足协想要西欧中欧教练,但预算只够看看东欧、南欧或者非欧洲地区的教练。 或者找那些还没成名但有点潜力的年轻教练。
缩短合同期可能是解决办法之一。 把三年合同缩到一年半,基本工资压低,奖金看成绩而定。 这样总算能在有限预算里腾出点谈判空间。
在中国联赛工作过的外教也许更现实。 他们了解中国足球,薪资要求也不会太高。 或者直接启用本土教练,但这又和“洋帅优先”的初衷相悖。
教练团队的构成也得精打细算。 120万欧要覆盖主教练、助理教练、体能师、技术分析师等一系列职位。 很可能最终只能请个光杆司令主教练,配套团队从本地凑合。
球迷们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这预算只够请个中超中游队教练”、“还不如球员一周工资”、“难道要群发简历海选”。 虽然带着调侃,但确实反映了现实困境。
足协的选聘公告写着目标是“完成2030年世界杯参赛任务”。 但120万欧的预算和这个目标放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眼。 世界杯参赛资格的价值和教练团队的价值,在这里出现了巨大的落差。
国际足坛的教练薪资这些年水涨船高。 就连非洲国家队请外教都得准备200万美元起步价。 国足这个预算在国际教练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像样的选择。
有些球迷翻出旧账:当年里皮团队虽然贵,但确实带来了进步;现在贪便宜找便宜教练,说不定最后成绩更差,反而浪费更多钱。 但这种讨论改变不了预算限定的事实。
选帅标准其实很明确:要熟悉亚洲足球、要年富力强、要有带队打大赛的经验。 但所有条件在120万欧元的预算面前,都不得不做出妥协和让步。
中超俱乐部请外教的手笔反而比国家队大方。 山东泰山、上海海港这些球队给外教的薪资都能轻松超过200万美元。 国家队主帅的薪资比不上俱乐部教练,这在全世界都少见。
德国、意大利、英格兰这些国家的国家队主帅,薪资虽然不如俱乐部顶薪教练,但依然维持在行业高水平。 像南盖特带英格兰每年能拿500万英镑,弗里克带德国时年薪是650万欧元。
国足的选帅困局背后是整个中国足球的现状。 金元足球退潮后,俱乐部都在缩减开支,国家队自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120万欧的预算,可能就是当前中国足球能承受的极限。
融丰配资,券商配资,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