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单位就“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以及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成就进行了介绍。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介绍,“十四五”期间,依法惩治突出违法犯罪,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我国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2021年至今
新制定法律36件修改法律63件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介绍,2021年至今,新制定法律36件,修改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法规和监察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4000多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生态环境是法律最初授权开展检察公益诉讼的办案领域,也是检察公益诉讼自试点到全面实施以来十年实践中办案规模最大、办案成效最好的法定领域。“十四五”时期,检察机关共办理该领域案件34.8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占比90%,成效明显。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为生态公益保护贡献了新样本、新形态。
全国法院“十四五”期间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
在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提供司法保障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
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523.1万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4万件,保护创新、规制滥权,为创新、创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涉外和海事审判,高标准建设国际商事法庭,加强外商投资司法保护,依法维护“走出去”企业合法权益。
新一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正在起草
研究下一步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举措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介绍,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起草新一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研究下一步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举措。其中,在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方面:我国将深化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破解执行难;完善和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对强制措施的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纠正等工作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在发布会上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推动激活民法典第997条规定的人格权侵害禁令条款,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据央视
融丰配资,券商配资,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