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了三年多,死了那么多人,耗了那么多钱,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在白俄罗斯说了一番挺重的话。他说,俄罗斯被“骗”了。骗什么?骗的是当年西方拍胸脯保证的“北约绝不东扩”这句话。
普京说,这个被骗的感觉,是后来他们为啥在2022年发起指特别军事行动的深层原因之一。他说,俄罗斯当初是真信了西方的保证,结果呢?北约一轮接一轮地扩,离俄罗斯家门口越来越近。说白了,普京承认当初太天真,太相信西方的“好话”,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
普京这边刚承认“被骗”,乌克兰那边前线却传来了更让人揪心的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报告:俄军在红军城集结了超过11万人的部队! 这是开战以来,俄军在这个方向最大规模的一次兵力集结。
红军城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这地方,连着旁边的顿河君士坦丁洛夫卡,被一些军事专家叫作“乌东三要塞”。乌军花了整整八年时间,在这里修堡垒、挖战壕、建防线,把这里打造成防守的核心据点。为啥这么看重?因为这两地方要是丢了,乌军在东边精心构筑多年的整个防线,就被抽掉了顶梁柱。整个防线一垮,后果不堪设想。
这长达1200公里的战线,是整个俄乌战场上打得最惨烈的地方,每天至少50场战斗,枪炮声就没停过。现在,俄军这11万多人突然堆在这,明摆着是冲着这两个关键地方来的,是要准备打大仗、硬仗了。
乌军为啥这么紧张?因为乌克兰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太难了,可以说被逼到墙角了。仗打到现在,乌克兰兵力本来就紧张,装备消耗也巨大。为了顶住俄军的进攻,尽量保住已有的地盘,乌军不得不把手里剩下能打的兵和好装备,一股脑儿地往前线堆。这种打法,专家们叫“前重后轻”——力量都放在最前面那一层防线上,后面几层就弱了。这就像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好处是能暂时顶住,让防线看起来还在。坏处是什么?风险极大!万一前面被俄军撕开一个大口子,后面的防线太薄弱,根本挡不住俄军,整个防线可能一下子就被冲垮了。
其实乌军高层不是不知道这样硬顶风险太大。但是,不行!为啥?因为乌克兰打仗,太依赖美国和欧洲给武器、给弹药、给钱了。想要这些援助不断供,乌克兰就得时不时打几个“漂亮仗”给西方看,证明钱没白花,乌克兰能顶住,值得继续投钱。你要是缩在后面只守不打,那在西方看来就是“没进展”、“不积极”,援助就可能减少甚至断掉。所以,乌军明知道“人头换地盘”不是长久之计,也得咬着牙硬上,这真是被逼无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还再次表明了强硬态度。他下令乌克兰所有机构,要同步执行北约和G7集团对俄罗斯的所有制裁。这些制裁对俄罗斯的实际伤害有多大?不好说。但这动作本身是个强烈的信号:泽连斯基就是要跟俄罗斯死磕到底,完全没有谈和的意思,连一点想谈的迹象都不给。这就是告诉普京,也告诉西方:乌克兰没有退路。
普京说“被骗”,承认过去的误判,这确实是个重要的表态。但这不是说他后悔开战或者想收手了。相反,他把这个“被骗”作为开战的理由再次强调,还痛批西方“虚伪本质”。这更像是在给国内和前线将士一个交代,说明为啥要打这场仗,为啥不能停,是在统一思想,鼓舞士气。
其次,俄军集结是夏季攻势前兆,前线一下子冒出来11万俄军,这绝不是闹着玩的。趁着美国和欧洲的注意力被中东等其他地方牵扯,俄军这几个月在乌东一点点往前拱,已经逼近了乌军的关键要塞。现在集结重兵,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拿下顿河君士坦丁洛夫卡或者波红军城中的一个,甚至两个!只要拿下一个,乌军东线防御体系就会受到致命打击,俄军很可能借机取得重大突破。
仗打了三年多,乌军已经被逼到墙角,明知硬顶风险巨大,却因依赖西方援助而不得不咬牙坚持。普京承认自己被骗,转手就下令俄军大规模集结,加上泽连斯基绝不回头的强硬姿态,预示着这个夏天,一场决定性的恶战恐怕难以避免。我们拭目以待吧。
融丰配资,券商配资,浙江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